古人創作詩詞時常以景喻情,外國人則講睹物思人,其實都是著種在一個"情"字。

『斷背山』這部電影的影像風格首重情感的蘊釀

在傑克與恩尼斯離開斷背山的時刻,傑克車子的後照鏡裡,恩尼斯緩慢沉重的步伐
框在小小的後照鏡上,那種視對方為唯一卻受困在這侷限的空間裡,無發掙脫,只
能忍受的難過,滿滿的醞釀在銀幕上。

相對的,在斷背山上的兩個人是如何在遼闊的原野上,無垠的相愛,傑克與恩尼斯
好比是山上溫馴的綿羊,若是一不注意,就要被狼群吞噬。就像恩尼斯與傑克第一
次做愛的隔天清晨,回到山邊就看見一隻綿羊已經被惡狼剖肚生吃,彷彿就是給恩
尼斯的警示。

電影裡對主角的形象設計比較刻意的一幕是恩尼斯狠揍兩位碎嘴牛仔,去彰顯恩尼
斯這種西部牛仔的強悍,但這樣強悍的恩尼斯是建築在社會規範底下的,為了老婆
與小孩,可以名正言順的揍扁那些碎嘴小卒,甚至整個天空都可以為他綻放煙火,
但面對自己內心真實的感情,只能忍著痛苦哭倒在街角而不願別人多看他一眼。
《斷背山》裡頭每個角色都有著隱而不宣的情感,就像恩尼斯所說的---

『有些事情你無法改變它,只有忍受。』

恩尼斯的妻子是這樣的角色,傑克的父母親也是,即是傑克父親無法接受兒子的想法,
卻依然要將兒子葬在自己的祖墳。

《斷背山》小說裡一開始形容恩尼斯失去傑克後瑣碎的生活片段,

「他打開水龍頭在小便槽裏撒了泡尿,穿上襯衣牛仔褲和他那破靴子,用腳跟在地板上
蹬了蹬把整個腳穿了進去。」 到後來講到…

「但是他心裏頭美滋滋的,因為在夢裏,他又見到了傑克。」

我想起宋朝柳永的《少年遊》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斜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歸雲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

《少年遊》以景喻情,有今非昔比憶年少之感歎,詩的大意是這樣的:

在長安的古道上,馬兒緩步徜徉。在柳樹的疏枝上,寒蟬嘶鳴。夕陽在鳥兒更遠的地方。
郊原蕭瑟,舉目遠望,天幕垂掛在四面八方,與大地相接在地平線上。
以往的期待和願望,都去了什麼地方?就像雲朵一樣。少年時尋訪意中人玩耍的興致
已經沒了,陪我喝酒的同伴也已消失,過去的年少已經都過了阿!

《斷背山》裡頭最令人難受的是恩尼斯受盡人生情感的折磨之後,卻得一個人終老,
令人不捨。電影最後李安特別加了恩尼斯女兒捎來結婚的消息,後一代的孩子長大了,
恩尼斯依然守著他的傑克,在自己封閉的衣櫃裡,掛著與往日情人的牛仔衣物,兩人
永遠的斷背山照片,和從未告訴對方的I Swea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JO-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